「沒了嗅覺之後,祂補償我的是記憶」
【書名】念念時光真味
【作者】吳念真
【出版】圓神出版社2019/2發行。
【心得】
去年開始把一些書帶來越南,並且跟朋友說起閱讀的事情。接連兩個朋友都推薦了這本書,恰巧其中一位朋友的家中也有這本,於是借來看。(其實借了很多書,半年了也沒看完幾本,幸好對方因為疫情卡在台灣過不來,否則每見他一次都會提醒我要趕快看書)
其實不看書的這段時間,不是在刺繡就是看電子書。前天去了趟漂越圖書館當志工,看到了滿櫃的書本,才想起這本念念真味一直躺在我的床頭,等著我翻閱。那天回去才拿起書來看。除了重溫實體書的閱讀感以外,也在這本書裡重溫了屬於台灣的人情味。
–
我其實沒有太關注過吳念真這位導演,只知道他是一位很有人情味的歐巴桑。看了這本書才知道原來他是九份人,屬於金礦時代末期的子女。書裡前半部書寫了很多他的童年、家庭與家人的故事,串連著一道道的菜餚。用平實的文字把內心的記憶牽引出來,並且在前後段落中互相交織牽引。這讓我想起國中時候寫作文,總是要求我們要用多少成語、多少佳句、多少修辭等等,全都比不過吳念真的文章,僅僅是簡單的起承轉合與環環相扣就能寫成一篇篇樸實無華卻又令人印象深刻的文章。
–
看他講故事會想起自己的爸爸,一樣是出身微薄,我爸爸也是這樣喜歡跟我們講一些他小時候的故事。像是幾個小孩在甘蔗車行駛過的路途中偷偷往前去抽幾根甘蔗的故事,還有他們調皮地把鞭炮放進牛糞裡,結果一名打扮妖嬌的女士剛好經過……這是父親最愛講的兩個故事,應該聽了不下數十次了吧。
曾經很羨慕那樣的年代,樸實無華,而且家家戶戶的小孩大人都彼此聯繫,從而發生了許許多多的故事流傳於世。但是當自己長大之後,發現自己不是那樣個性的人,也就不那麼羨慕那個時代了。想想,幾年後等我有了小孩又會講怎樣的故事給我的後代聽?應該會是每天揹著厚重書包在補習班穿梭到晚上十點才回家,以及每天念書到半夜兩點、再早上四點半起床繼續念書然後天未亮就搭著第一班火車、公車去上學的日子吧。
當然這並不表示我是個孤僻的人。只是對於那些人情世故我總是記的少,這在我第二次參加國中同學會的時候就發現了。每個人或多或少地都能講起以前國中的趣事,而我卻甚麼都記不得。有時候我可能也是那些故事裡的主角,但也記不得原來自己做過那些事情。其實聽著就像別人的故事一樣,陌生但卻很熟悉。不過這樣的同學會我是滿心珍惜的,滿滿的回憶與笑話。並且在2018年陷入低潮的那一年,是一場國中同學會挽救了我破敗的心靈。今年開始大家已經念完研究所進入職場了,希望接下來的同學會也可以維持這樣的歡樂,而不會落入互相比較的形式。
–
並不是一個十分切題的閱讀心得,畢竟近年自己已經變成一個不會思考,也不會論述的人類了。不過,這也是看這本書的好時機,緩緩地閱讀這些簡單的真實故事。不求發人深省,但卻觸動人心。